有時候,我會覺得,自己是不是學太多,形成一種"雜學"?
但是,又覺得,該學的東西很多,包括"科普"(科學普及),其實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常識,
再不看電視下,似乎也應該要有常識,當然,有得吃,是另一個因素。
(100元的"包肥"(buffet)餐會)
一切,不過是依循常理在進行,人類,不過是這其中的一的短促,短得連吭一聲都來不及,就過去了。
8月份知識饗宴「開展宇宙新視野」
當天的內容很精彩,不過我忘了。
(當然不是,只是不太好整理形容,有興趣上網搜尋google一下就都看的到,當然依例,我超連結幾個在下面提供你參考。)
我記的一個重點,那就是古科學其實是不分類,一個科學家同時可能是藝術家、音樂家或是哲學家,畢竟,所有的科學都是從自然觀察而來,如果不具有觀察能力,就很難推論、理解所觀察到的一切。
而現代,在需求應用上,就把所有學科細細的分門別類,反而,不容易有綜觀的能力。
陳教授的演講非常深入淺出,有很多科學觀念可以在1、2個小時間就融會貫通,如果你自然科學中的天文學學不好,不仿聽一次演講(網路上有),應該會對"星星"的了解增進不少功力,當然,應考的功力也會增加。
主 講 人:
主 持 人:劉兆漢副院長
時 間:
地 點: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
2 則留言:
好暫喔
我也要培養FISH 涉獵廣一些
陳教授真的講的很有意思,帶著"耳麥"像賈伯斯一樣,一邊講還會帶動做,很生動,
貓突然覺的,老師真的很重要,能不能讓你學習有興趣,深入淺出,學習就可能事半功倍~
有一天貓友跟貓說,很多演講都只有台北有,所以資訊會有落差,她們學不好是理所當然
可貓說,以前是沒網路,現在有網路很多學習的僵界會被打破,而且善用免費資源才不會讓大家的稅金都白繳了ㄚ~
張貼留言